市邮政管理局随机抽查市场监管执法事项清单 |
单位名称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子项 | 检查主体 | 检查依据 | 检查方式 | 检查内容 | 备注 |
市邮政管理局 | 1 | 普遍服务监督检查 | 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不符合邮政普遍服务标准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六十七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企业未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停止办理或者限制办理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和特殊服务业务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六十八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企业未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撤销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六十八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企业利用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从事邮件运递以外的经营性活动,或者以出租等方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冒用邮政企业名义或者邮政专用标志,伪造邮政专用品或者倒卖伪造的邮政专用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九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企业擅自将普遍服务自办网点改为代办网点,致使提供的邮政普遍服务不符合邮政普遍服务标准,逾期不改正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五十三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擅自迁移、毁损、拆除邮政设施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五十四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企业未按照时间要求,为具备通邮条件的用户通邮,逾期不改正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五十五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无故拒办邮政业务或者擅自中止对用户的服务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项、第五十六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故意积压、延误投递邮件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项、第五十六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延付、拒付、截留、挪用用户汇款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三)项、第五十六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限制用户支付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范围内信件、印刷品、包裹等邮件资费的方式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五)项、第五十六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限定用户使用指定的服务,向用户搭售商品、服务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二十四条第(六)项、第五十六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转让、出租、出借邮政专用标志、邮政专用品和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辆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七)项 、第五十六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非邮政企业未经批准代理代办邮件寄递业务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五十六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外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邮政服务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单位和个人为外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邮政服务提供生产经营场所、运输、保管和仓储等条件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五十七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邮政企业未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要求如期、如实报送有关资料、信息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七条、第五十条、五十一条、五十四条、第五十八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邮政企业未按规定如期、如实备案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九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邮政企业对邮政管理部门转办的用户申诉未按时进行答复或者进行虚假答复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一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住宅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设置信报箱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2 | 快递市场监督检查 | 未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经营快递业务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二十九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快递企业未按照《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许可范围和有效期限经营快递业务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快递企业超越许可业务范围和地域范围经营快递业务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十条、第四十一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快递企业设立、撤销分支机构、合并、分立,未向邮政管理部门备案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三条第(一)项;《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快递企业经营信件快递业务未在信件封套的显著位置标注信件字样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三条第(二)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快递企业将信件打包后作为包裹寄递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三条第(三)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快递企业停止经营快递业务,未书面告知邮政管理部门并交回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三条第(四)项;《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五十七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快递企业停止经营快递业务,未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妥善处理尚未投递的快件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三条第(四)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冒用其他企业名称、企业标志和商标标识,扰乱市场经营秩序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项、第五十六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故意积压、扣留、倒卖、延误用户快件,快递从业人员盗窃快件(邮件)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三十二条第(四)项、第五十六条;《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四)项、第二十八条第(一)项、第四十七条第二款、第四十八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经营快递业务不符合快递服务标准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五十七条;《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四十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将快递业务委托给未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经营,或者超越经营许可范围委托经营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第四十二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以加盟方式经营快递业务的被加盟人与加盟人违反加盟要求开展快递业务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第四十三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野蛮分拣,抛扔、踩踏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快件(邮件)损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第(二)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在营业场所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其服务种类、服务时限、服务价格、损失赔偿、投诉处理等服务承诺事项;服务承诺事项发生变更的,未及时发布服务提示公告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四十五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建立与用户沟通的渠道和制度;未向用户提供业务咨询、查询等服务;未及时处理用户投诉;未及时妥善处理邮政管理部门转办的用户申诉并按规定给予答复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四十五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四十五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按规定报告和公告重大服务阻断、暂停快递业务经营活动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四十五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申请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时,申请人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骗取经营许可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伪造、涂改、冒用、租借、买卖和转让《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二款。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按规定办理备案、变更手续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按期提交年度报告书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办理备案和变更手续、提交年度报告书,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 |
3 | 行业安全监督检查 | 邮政企业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或者寄递国家机关公文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四十八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外商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第七十二条;《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第四十八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不建立或者不执行收件验视制度;未依照规定对运输、寄递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未安排具备专门技术和技能的人员对邮件、快件进行安全检查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八十五条第(一)项;《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七条;《河北省邮政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第(一)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违反关于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规定收寄邮件、快件;邮政、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收寄禁止寄递物品,或者超限收寄限制寄递物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八十五条第(二)项;《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二十四条第(四)项、第三十二条第(一)项、第五十六条;《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第四十七条;《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七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违法提供用户使用邮政服务或者快递服务的信息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六条;《河北省邮政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五十八条;《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第二十八条第(二)项、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四十八条;《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九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八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实行安全查验制度,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未依照规定要求用户提供并核对有关书面凭证或者要求用户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八十五条第(一)项;《河北省邮政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第(二)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实行运输、寄递客户身份、物品信息登记制度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八十五条第(三)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条第二款、第三款、第九十条、第一百一十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主要负责人未按规定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逾期不改正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一)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三)项;《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五十一条第(一)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四)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五)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未定期组织演练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五)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四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按邮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完善专项安保工作制度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七)项;《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第五十一条第(二)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一)项;《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二)项;《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第(二) 项;《河北省邮政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第(一)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三)项;《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第(三)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四)项;《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第(四)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第(六)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八条第(一)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八条第(二)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八条第(四)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被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拒不执行;未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九条;《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内,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二)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快递企业不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八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按规定妥善处置禁寄物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河北省邮政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第(三)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按规定记录和保存事故处理的相关资料和书面记录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 、第四十五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按规定收寄不能确定安全性的可疑物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四十五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按规定记录和保存已出具安全证明的物品的有关信息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第四十五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规定处理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寄件人的快件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第四十六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邮政、快递企业未按照要求报送有关数据、信息或者备案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八条、第五十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4 | 集邮市场监督检查 | 集邮票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未如期、如实向邮政管理部门备案或者报告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集邮市场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二十八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集邮票品经营者销售未注明制作主体信息的集邮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集邮市场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集邮票品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集邮票品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向消费者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集邮票品宣传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集邮市场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二十九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集邮票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未按规定处理消费者投诉和集邮票品交易纠纷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集邮市场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二十九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集邮票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未按规定保存消费纠纷处理档案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集邮市场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二十九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未经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指定进口集邮票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集邮市场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集邮票品经营者经营伪造、变造的邮资凭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集邮市场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一)项、第三十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集邮票品经营者经营国家禁止流通的集邮票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集邮市场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二)项、第三十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集邮票品经营者经营1949年10月1日以后台湾地区发行的集邮票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集邮市场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第三十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集邮票品经营者假冒他人名义制作或者销售集邮票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集邮市场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四)项、第三十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以营利为目的,伪造邮资凭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集邮市场管理办法》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七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5 | 邮政用品用具监督检查 | 取得生产监制证书的邮政用品用具生产企业降低产品质量,生产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用品用具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一)项、第二十二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取得生产监制证书的邮政用品用具生产企业使用过期的或未通过年检的生产监制证书生产邮政用品用具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用品用具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二)项、第二十二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取得生产监制证书的邮政用品用具生产企业转让或出售生产监制证书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用品用具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第(三)项、第二十二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未经批准擅自生产已经实行生产监制的邮政用品用具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用品用具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第二十三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伪造、冒用、盗用生产监制证书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用品用具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第二十三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销售和使用未经监制和审批的邮政用品用具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用品用具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第二十三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擅自在邮政通信网中试用未通过邮政行业管理部门专项核准的邮政用品用具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政用品用具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6 | 邮票发行、仿印监督检查 | 邮政企业违反《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有关邮票销售的规定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条第(三)项。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向邮政管理部门提供关于邮票发行的虚假资料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第二条、第六十二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借用仿印邮票图案的名义伪造邮票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七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未经许可仿印邮票图案或者印制带有“中国人民邮政”字样明信片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七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在信封、明信片和邮筒的右上角贴邮票位置仿印邮票图案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二十三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个人仿印邮票图案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二款、第二十三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非邮政集邮经营部门仿印邮票图案制作集邮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三款、第二十三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获准仿印邮票图案的单位转让仿印邮票图案的制作权和发行权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未经国家邮政主管部门批准,对已发行的邮票图案进行再加工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三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印刷单位承印未经批准的仿印邮票图案和与邮票相似的印件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二款、第二十三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
经销未经批准的仿印邮票图案制品 | 市邮政管理部门 | 《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第二十三条。 | 随机抽查与其他检查方式相结合 | 是否有相应违法行为。 | |